一、e-75这一型号的坦克真实存在么

是的,是真实存在的,德国坦克。在一些西方资料中,e-75有时也被称为虎3(注意,在e-100系列中有一种e-100 au** b型,它重90吨,采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,有些西方人称它为e-90,也称它为虎3。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,其实e系列战车中并没有e-90这个编号,而虎3这个称号其实也该用在e-75的身上才称得上真正正确)。 e-75重75~80吨,其车体大小,装甲配置都与e-50基本相同(不过e-75由于较重,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,而e-50只有6个)。e-75真正与e-50有较大不同的是其炮塔火炮配置及更为强力的发动机上。西方网站上的e-75正式量产型模型图片,现在大家明白了吧,其实e-75正式量产型采用的并不是e-50那样的小炮塔,而是与虎王后期型相类似的大型带尾舱炮塔(这种虎王后期型大家应该没见过,它原预计于1945年夏生产,不过由于德国的战败而没有投产。西方资料中把这种虎王称为虎王坦克1945年 7月生产型。其实它也就是国内资料《兵器》中提到的那种经过了20多项技术改进的**虎王,其炮塔和发动机舱细节与标准型虎王有所不同,它是e-75正式入役前的过渡产品)。

二、德国e75重型坦克概况

随着战争需求的升级,德国陆军**部门着手开发e系列坦克以应对战争原料与人力的短缺。其中,e75重型坦克作为新一代的主力,它取代了虎王的地位,其重量在75至90吨之间,接近75吨的规格。

引擎方面,e75采用了改良后的迈巴赫230型hl234,配备了燃油喷射系统,预计*大输出功率可达1200马力,其燃油和散热系统的配置与虎王类似。e75的**时速为每小时40公里,体现了其**的*能和通用设计,使得同型号的坦克可以在同一生产线生产,便于零件的共享和装配。

在命名上,e-75有时被称为虎3,但需注意的是,e-100 au** b型虽然有些相似,但e系列中并没有e-90这一型号。虎3的称号实际上更适于e-75。e-75的车体和装甲设计与e-50基本一致,但e-75的重量增加使其配备了8个负重轮,而非e-50的6个。

e-75的炮塔和发动机配置则是其**区别于e-50的部分。它采用了虎王后期型的大型带尾舱炮塔,这种炮塔是为了搭载88毫米 kwk46 l100火炮,其身管倍径惊人的100,威力强大但后坐力大。为了平衡炮塔和容纳巨大的火炮,e-75采取了这种设计,避免了苏联坦克因炮塔设计导致的在斜坡上**侧面目标的困难。

三、坦克世界里的e50和e75历史上有存在过吗

e系列坦克,是1942年5月由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.克尼坎普正式提出,运用已有坦克和装甲车辆技术,结合未来作战需求,开发具有高通用*零件的一个坦克研制计划。

e系列坦克型号介绍(e为德语发展的**个字母,10这些编号是吨位)e10型

10~20t的轻型驱逐战车。

e25型

三号坦克、四号坦克及其驱逐战车的后继车种。

e50型

黑豹中型坦克的后继车种。

e75型

虎王重型坦克的后继车种。

e100型

用以代替鼠式坦克的140t超重型坦克。

详见e系列坦克百度百科

四、e75坦克的介绍

e75坦克

e75重型坦克是德国一系列坦克中**度**的一辆,很多人因为他长得和虎王相似,称他为虎3,但实际上它是全新的坦克,只是长得和虎王有些相像罢了,技术上是有很多创新的。

e75相比e50在装甲上稍有加强,正面装甲为倾斜30度的160毫米装甲,侧面装甲为倾斜75度的120毫米装甲。e75的炮塔装甲更是**,正面足足有252毫米厚,侧后装甲也有160毫米。此外e75还装备了德国新研制的1200马力发动机,公路速度达到了**的50千米每小时,远超虎王的700马力发动机。此外,e75还计划装备了全新的夜战设备与可燃/半可燃式*桶**和特种装甲,这些也都是虎王没有的配置。e75融合了德国二战末期开发出的和设想出的大量新技术,*能和虎王不可同日而语。

e75可以搭载三种火炮,**是68倍径105毫米火炮,也是虎王升级计划中的火炮。第2种是55倍径128毫米火炮,这种火炮是二战末期德国坦克的主流火炮,包括鼠式超重型坦克原型车,猎虎坦克歼击车和莱茵金属武器运载车都搭载这种火炮。*后一种则是68倍镜128毫米主炮,是鼠式重坦量产型的71倍径128毫米火炮的缩小版。

都说e75就是现代主战坦克的前身,因为现在的欧美等**的主战坦克重量也可以达到60~70吨。德国在战争末期也的确逐渐开始向主战坦克摸索,但是由于希特勒一直秉承着“越大越好”的**理念,所以在鼠式重坦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**。二战末期德军应该也想出了类似苏联t54坦克那样的设计理念,不过因为“元首的意愿”没有得到德国政府的重视罢了。